桥梁是生命的通道、交通运输的命脉、战略要地,桥梁健康运行是关乎国家经济振兴的重大战略任务。5G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予桥梁检测以智慧。
欢迎学习“桥梁智能检测”微专业!
微专业介绍
桥梁智能检测微专业依托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由长春建筑学院交通学院发起创办,专业设置4门核心课程,分别为《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检测设备》及《桥梁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
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选派“双师型”教师团队授课,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学院与中公诚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福建圭鑫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养护集团等为校企合作单位,能为微专业建设提供实践教学平台。
随着“交通强国”“一带一路”“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实施,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技术、材料和设备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无损检测、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土木行业的应用日渐成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绿色、智能、安全、高端发展期,行业需要大量能够服务于工程质量检测、大型结构物监测的专门性人才,为桥梁智能检测微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开设面向专业及年级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
项目特色
1.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前沿课程,涵盖桥梁检测全过程知识体系;
2.岗位需求培养模式:根据行业需求采取“OBE”培养理念,培养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校企协同教学模式:联合跨学科跨专业优秀教师、企业导师,共建校企协同办学的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职业道德、创新品格和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桥梁工程后期风险评估检测的人才需求,具备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桥梁检测基本知识和智能检测设备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担任桥梁工程的后期健康检测、风险评估工作。
课程体系
课程简介
《影像处理及数据分析》:系统介绍图像处理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和基本概念;区域分割与提取、边缘检测与提取、图像平滑、图像增强、特征选择与描述、彩色变换、彩色分割、几何变换、频率变换、Hough变换、小波变换等图像处理知识,以及相应的C语言图像处理源程序。
《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详细介绍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基于电磁波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基于机械波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基于电磁传感器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基于放射线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等内容。
《智能检测设备》:主要介绍桥面自动检测平台、梁底检测平台、缆索检测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吸附式检测机器人以及水下检测机器人等智能检测设备的操作、管理及维护。
《桥梁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主要介绍桥梁智能安全评价、桥梁病害分析、病害原因及机理,各种桥梁病害下的养护建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国栋老师
联系电话:13578998058
快快联系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让我们一起追梦前行,共创辉煌!
撰稿:教务处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