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6-19浏览次数: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多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师者之魂,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灵魂与根基,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崇高信念的要求。广大教师唯有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方能将坚定的政治立场与崇高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做学生坚定信念、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教师筑牢信仰根基,始终胸怀大局,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认同上,将理论认同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学生自觉将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当中,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冲击与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挑战,教师务必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辨别网络世界中的迷惑性思想与观点,引导学生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道德品质要求,诠释了言行一致、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学生陶冶情操、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陶冶教师道德情操,要求广大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打造师德师范标杆、完善师德素养培训体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守精神家园与人格底线,树立淡泊名利的优良师德师风,不为名利所诱惑,坚持廉洁治学、廉洁从教、廉洁育人。同时,要坚持分类培训、系统设计、注重实效等原则,完善师德素养培训体系,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育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构建全链条师德素养培训体系。依据“四有”好老师标准,大力选树优秀教师典型、树立师德楷模,健全表彰奖励制度,全方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浸润、感染学生。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提升育人智慧与本领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能力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智慧的汲取与继承,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经验智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教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实现精神滋养与智慧启迪的育人目标。广大教师应当以教育家为榜样,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培育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在育人实践过程中不断涵养育人智慧、提升育人本领,在启发学生智慧的同时滋养学生心灵,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涵养育人智慧,要求广大教师遵循育人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方式。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启智”与“润心”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统一,采用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育人方法进行知识传授、思想引领及价值塑造。在教师职前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教师遵循育人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方式的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育人过程中切实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活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精神的内在动力,是建设教育强国对教育者从教品格与治学态度提出的时代要求。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浸润心灵、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广大教师应当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做到勤于治学、潜心钻研、不懈求索、勇于创新,成为业务能力精湛的人民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广大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提高业务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教育数字化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学工具、教学内容、教学场所已然发生变革,要求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持续优化、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及专业发展等维度提升数字素养,借助数字教育技术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切实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变革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常怀仁爱之心。爱,乃教育之魂、师德之魂,教育是塑造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常怀仁爱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自古以来师道传承的重要精神内核。“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情怀,体现了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与精神底色。广大教师应当秉承仁爱之心,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真诚、广博、深沉且持久的大爱情怀滋润学生心田,以红烛品质、伯乐精神塑造时代新人,充分尊重、理解、关怀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拥有出彩人生。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仁爱之心,要求为教师创设良好环境、传承中华仁爱精髓。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涵养仁爱之心、传递仁爱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仁者爱人”的思想和师者的大爱情怀,传承师道精髓,彰显仁爱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滋养。

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人生高度。拓展教师格局视野为教师增强业务能力指明了方向,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条件,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体现了博大宽广、海纳百川的襟怀格局与全球视野,彰显了立足传统、放眼世界的大先生胸襟。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广大教师涵养宽广的胸怀格局,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强调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广大教师应当以广阔的胸襟抱负和开放的格局视野科学审视民族复兴战略全局、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赓续中华文化血脉、心系人类前途命运,努力培养更多时代新人。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拓展教师格局视野,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做到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文化自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正确把握国家战略导向与世界发展趋势,心系人类前途命运,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先导作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造就更多未来卓越教师和教育家,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张茂聪,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