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把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到实处(有的放矢)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2-26浏览次数:12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高校教师人数众多,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引导教师涵养教育家精神。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自身要做到师德高尚。教师师德是否高尚,关键要看是否具有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首要的是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发展全过程,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使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的自觉价值追求。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的体制机制,完善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必修课,引导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拓展实践研修平台渠道,有效利用校内外教育家精神实践基地,充分挖掘教学、科研中蕴含的教育家精神元素,组织教师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考察、社会实践锻炼,让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涵养教育家精神。注重把教育家精神培育融入日常,通过举行教师入职、晋升、荣休等活动,浸润传承教育家精神。

推动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精神的生命力、精神的力量都在于践行。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在于将教育家精神贯穿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环节,体现在立德树人实践中。高校要以系、教研室为依托,加强“传帮带”和教学技能培养,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引导教师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每一堂课,体现其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融入每一次育人实践,体现其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等等。把教育家精神贯穿科研活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大人才工程评选等对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相融汇。把教育家精神贯穿社会实践,利用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力量优势拓宽教师社会服务渠道,在地方、企业建立服务社会的教学实验站、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立健全铸魂强师相关制度。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不能仅仅依靠倡导,还必须建立健全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完善教师标准体系,这是引导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重要保障。高校院(系)处于教师管理一线,要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通过入职考察、谈心谈话等方式严把教师“入口关”,树立师德师风“风向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在考核细则中进一步明确教育家精神实践要求,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荣誉表彰力度,对师德违规行为严处理、“零容忍”,多措并举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育人智慧、秉持躬耕态度、勤修仁爱之心、树立弘道追求,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