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行动温暖校园丨长春建筑学院后勤处务实推进服务保障工作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10浏览次数:11

校园里,有这样一支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他们虽未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却用辛勤的汗水与专业技能,为全校师生构筑起舒适、安全、美好的学习生活港湾。他们秉持“履职尽责,为董事长负责” 的工作理念,以 “服务育人” 为宗旨,深耕服务保障与环境治理两大领域,为校园的有序运转保驾护航;他们践行 “一粟一禾,当知耕作之苦;一丝一缕,常思纺织之难” 的后勤服务保障精神,围绕“提升发展、突破攀高” 的工作主题,持续推动校园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他们就是学校后勤处全体工作人员。

一、以专业筑基,用速度护航,筑牢校园设施安全网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大到校园建筑的整体维护,小到一盏灯泡的更换,每一个细节都与师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房屋管理及修缮改造、室内外维修、水电暖保障、木作维修等工作,桩桩件件关乎师生切身利益,后勤人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校园的每一处设施设备。

(一)未雨绸缪,焕新校园建筑

后勤处始终秉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的理念,建立常态化建筑巡检机制。每月组织管理骨干对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等校园建筑进行全方位 “体检”,精准排查潜在隐患。每年,墙面翻新、维修粉涮教学楼、学生宿舍等近10000余平米,系统性改造部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供暖管道及电路升级,让建筑及设施焕然一新,为师生创造了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二)极速响应,化解师生难题

面对琐碎繁杂的维修工作,后勤处以“分秒必争,服务置顶” 为准则,搭建 “线上 + 线下” 双轨报修平台,确保 5 分钟内响应、10 分钟内到达现场。去年冬季深夜,H5学生公寓突发水管爆裂,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报修后,5 分钟内携带抢修设备抵达现场,迅速关闭总阀、疏通排水,历经 2 小时紧急抢修,成功恢复供水,将损失降至最低。此类应急事件年均超 100 起,无论暴雨夜电路故障、考试周设备突发问题,维修班组始终保持 “接令即动” 的备战状态。日常维保中,报修平台实时记录服务数据形成可追溯档案,年均累计处理线上报单千余单,平均响应时长 8 分钟,办结率达 98.7%,实现 “小修即时应、大修不过夜”。

(三)昼夜坚守,保障能源供应

水电暖保障维修维系着校园的日常运转。后勤处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时刻严阵以待。去年寒冬,二号换热站供热地埋主管道突发泄漏,抢修团队顶着零下 20 摄氏度的严寒,连续作业 6 个多小时完成修复,保障了师生温暖过冬。同时,每月开展水电设施定期巡检,排查线路隐患,全年累计消除水电暖安全隐患几百余处,保障了校园用水用电及供暖安全。

(四)匠心修复,延续设施寿命

木工维修班组凭借精湛技艺,承担着校园木质设施的修复重任。从学生公寓的床铺加固、门锁维修,到教室的桌椅门窗、图书馆的书架修缮及校园木质栅栏,他们用匠心巧思赋予老旧物件以新生。每年成功修复损坏桌椅1000 余件,修复率达 90% 以上,为学校节约了采购成本。他们不仅是维修者,更是校园记忆的守护者,让每一件木质设施都承载着岁月的留痕。

(五)隐患清零,守护师生安全

针对外墙砖脱落、台阶理石松动等安全隐患,后勤处建立“巡查 - 研判 - 处置 - 复查” 全流程管理机制。一旦发现外墙砖松动,立即设置警戒区域,并采用人工勘查方式,精准定位隐患点。维修人员利用专业高空作业设备,拆除松动砖块,重新涂抹高强度水泥沙浆,完成修复后进行 72 小时承重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本学期累计处置外墙隐患 12 处,修复台阶理石80多处,为师生安全出行筑牢坚实防线。

(六)全面检修,畅通校园脉络

校园人行步道方砖由于长期经受风吹日晒、人员踩踏、雨雪侵蚀,部分出现破损松动。后勤处组织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详细记录位置与数量,制定科学维修方案,优先维修人流量大的区域。施工人员拆除破损砖,清理基层,铺设垫层,确保方砖牢固平整。本学期维修面积达670 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步行环境,为师生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条件,让校园道路畅通无阻,充满人文关怀。

(七)更新改造,改善生活环境

学生公寓洗漱间、卫生间天棚因初期采用塑料扣板装修,历经多年使用,出现严重老化、破损现象,既不环保也不符合消防要求。同时,天棚吸顶灯多为白炽灯,能耗高且照明昏暗。此外,作为人员密集场所,这些区域的上下水管道、照明设备、热水设施等维修频率极高。后勤处迅速行动,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勘查,经科学论证后制定改造方案。今年年初至今已将全校学生公寓洗漱间、卫生间6000多平米天棚更换为环保防火的铝扣板,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便于设施检修,并将老旧白炽灯升级为节能明亮的 LED 灯具。改造后,学生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后勤处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二、以汗水润色,用匠心绘景,打造生态校园新画卷

在校园环境治理领域,后勤处致力于为师生打造整洁优美、绿意盎然的学习生活环境。从环卫清扫到绿化养护,从室内保洁到景观提升,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后勤人的用心与坚守。

(一)晨曦逐光,唤醒校园清晨

每日晨曦未露,环卫工人们便已踏上工作岗位,他们宛如校园的“美容师”,穿梭于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无论是主干道上的落叶,还是小径旁的杂物,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目光与勤劳的双手。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清扫出一片片洁净之地,让校园以清爽整洁的面容,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的质朴坚守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二)细致入微,守护健康空间

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室内保洁人员如同勤劳的蜜蜂,认真擦拭每一扇门玻璃、每一个楼梯扶手、每一寸室内地面,为校园撑起一片洁净的天地,正如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们用实际行动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四季耕耘,培育绿色校园

绿化班组以“精研四季,匠心护绿” 为准则,构建全周期植物养护体系。抢抓春季植树黄金期,采用滴灌系统、智能土壤监测仪等技术,完成500余株乔灌木的栽植;夏季精细化修剪苗木,运用无人机巡查技术,及时发现病虫害并精准防治;秋季通过落叶堆肥、枯枝回收等方式实现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冬季为树木涂白、包裹保温棉,保障树木安全越冬。如今,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5%,四季有花、常年见绿,成为师生心灵休憩的天然氧吧。

(四)精雕细琢,塑造诗意空间

校园庭院,乃师生课余休闲交流之所,后勤处于本学期对多个主要庭院精心打造。重新规划修整花坛,清理枯萎绿植,补植应季花卉与观赏灌木,营造层次丰富、色彩斑斓之景。检查维护休憩木椅、亭子、小舞台,加固松动处,重新粉刷掉漆部位,为师生提供舒适休憩空间。优化照明系统,增设节能灯具,提升夜间亮度,保障出行安全,营造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的悠然意境。

(五)河道治理,守护灵动水脉

水系是校园的灵动脉络,承载着生态调节与景观美化的双重功能。后勤处以“治水护岸,人水共生” 为导向,构建常态化水系管护机制,让校园水体始终保持清澈灵动。 针对校内河道、荷花池长期积累的淤泥及周边杂生植被,后勤处制定周期性清淤整治方案,春季组织专业团队利用机械、人工等方法,对校园水系进行全面清淤,累计清理泥沙杂物超 150 立方米,恢复水体自然流速与自净能力。同步开展岸线专项治理,人工清除水系两侧灌木杂草2000余平方米,防止枯枝落叶堵塞水道,避免蚊虫滋生。在堤坝加固与生态修复方面,采用工程措施加固堤坝两座,对易冲刷的河岸坡体沿水岸线密植耐湿植物,增强堤岸抗侵蚀能力。定期安排人员巡查水体水质,及时打捞漂浮物,确保校园水系常年保持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的生态格局,为师生打造兼具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的滨水空间。

服务保障与环境治理只是后勤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学校发展征程中,后勤处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初心,以平凡铸就非凡,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匠心筑梦,温情护航” 的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为师生打造更加美好的校园生活,让匠心与温情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光彩。

来源:后勤处

初审:彭建军

复审:张楠

终审:李英杰